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

歷史中的時尚身體,文藝復興

時尚身體邊界空間:歷史中的時尚身體,文藝復興


"Dama col liocorno", Raffaello Sanzio(拉斐爾), 1505
(The Boundary of Body in Fashion:時尚中的身體邊界空間,超長篇之第四小篇。) 
文藝復興重新把「人」帶回討論的中心,一切不再都以「神」為唯一崇尚的標的,復興古希臘羅馬的身體美學,然而卻沒有在塑形身體的行動上回歸。並且從這個時期開始,西方時尚身體開始積極地強調一種矯飾性,強力透過服裝來改變身體的輪廓形象。



 在女性的時尚身體方面,16世紀開始,腰線向下降為一個正常的位置,
上半身開始穿著馬甲,臀部加上臀墊或是裙撐,強調女性曲線, 繪畫中的身體姿勢也呈現流暢感,
與中世紀的僵硬拘謹姿勢大不相同。

時尚身體的焦點,仍然集中在男性身上,除了延續中世紀末的強調褲襠,
開始穿著有「陰囊袋」(codpiece)的褲裝,上半身的袖子也開始膨脹,
塑造倒置 的正三角形般的強壯體態。

 
從文藝復興以來延續的膨裙,隨著時間演變也都走出了自己的風格,但不論哪種樣子,我想都是女孩子最嚮往的吧!在經典影集"飄"當中,女主角郝思嘉也是穿著著這樣的蓬裙,每天漂漂亮亮的周旋在愛慕她的男人之間,無憂而快樂的生活著。

我曾在鹿谷茂的"明天是舞會" 書上看過,那是一本專門介紹十九世紀法國女性時尚生活的一本書,當中的女孩都有著個個的穿衣哲學,白天的便服,到毛差外出服,漸漸講究,連居家服看來都非常精緻,講究而前衛,對我來說,那是個非常美好而華麗的世代,也是我認為最美好與嚮往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